• 使用教程
使用教程
  • 使用教程
加載中...
查無結果
  • 開始使用
    • 歡迎使用 GoInsight.AI
    • 快速入門
  • 知識百科
    • 關鍵概念
    • 知識庫
    • LLM 選擇指南
    • 資料安全性
  • 轻聊机器人
    • 構建輕聊機器人
  • Insight Chat
    • Insight Chat 介紹
  • InsightFlow
    • InsightFlow 介紹
    • InsightFlow的類型
    • 服務與工具
      • 工具
      • 服務
      • Agent 策略
    • 節點
      • 開始節點
      • 回復輸出節點
      • LLM 節點
      • 知識庫檢索節點
      • 文檔讀取節點
      • 檔案寫入節點
      • HTTP 請求節點
      • 知識聚焦大模型節點
      • Agent節點
      • 進度更新節點
      • 工具呼叫節點
      • IF/ELSE 節點
      • 自然語意分類器節點
      • 分支聚合器節點
      • 多分支選擇節點
      • 循環節點
      • 自動繼續節點
      • 文字模板節點
      • 代碼節點
      • JSON 變數提取器節點
      • 自然語意變數提取器節點
      • 變數賦值節點
      • 結束節點
    • 異常處理
      • 節點錯誤處理策略
    • 釋出
      • 發布對話式工作流程
      • 發布服務式工作流
      • 創建你的第一個工作流
  • 團隊管理
    • 訪問控制
    • 使用詳情
首頁 > 使用教程 > 開始使用

快速入門

GoInsight.AI 平台快速導覽

登入 GoInsight.AI 平台後,您將看到平台介面。

GoInsight.AI 概覽

在螢幕左側,您會看到多個功能選項。您可以透過它們來:

  • Insight Chat:這是一個由多個大型語言模型(LLM)驅動的對話式即時聊天助手,專為即時互動和企業應用而設計。↗
  • 輕聊機器人:快速建立一個無需複雜工作流程的聊天機器人。連接您的專屬知識庫,即可部署一個簡單的互動機器人,供客戶或內部人員立即使用。↗
  • InsightFlow:設計與編排工作流程,並建立、配置及管理工具,以打造強大的聊天機器人與 AI 應用程式。↗
  • 模板:您可以查看並直接套用多種模板,協助您快速建立專屬 AI。
  • 聊天歷史:查看已公開分享的聊天機器人或已發布互動工作流程中的聊天記錄。您也能查看機器人參考過哪些文件,以便優化或更新它們,進而改進未來的回答。
  • 部門分組與成員:邀請並管理成員,並根據其職位分配權限。
  • 使用數據:查看您組織內各群組與成員使用 GoInsight.AI 的情況。↗
  • 設定:為您的組織配置各項規則,以最佳化 GoInsight.AI 的使用體驗。
  • 知識庫:運用檢索增強生成(RAG)技術,建立企業知識中心,整合業務背景,支援 Quick Bot、對話式及服務式工作流程等應用場景,確保 AI 決策有所依據。↗

打造第一個 AI 代理

無論您是否具備程式設計經驗,都能在 GoInsight.AI 平台上快速建立 AI 代理。本文將以『行業趨勢洞察助理』為例。

AI 代理將根據您輸入的行業關鍵字,快速為您總結一份簡潔的行業市場洞察報告。最終效果如下:

行業趨勢洞察代理範例

工作流程設計總覽:

工作流程設計概覽

請按照以下詳細步驟快速建立。

步驟 1:建立工作流程

1. 在左側導航欄中,選擇「InsightFlow」,然後點擊右上角的「+ 新建工作流程」。

創建新 InsightFlow

2. 選擇工作流程類型「對話式工作流程」,並為其命名。

choose workflow type

3. 點擊「確定」後,您將直接進入工作流程畫布。

interactive flow canvas
建立對話式工作流程時,範例工作流程節點為:開始 → LLM → 回答。
您可以根據此基礎進行修改,以獲得所需的工作流程。

根據我們先前說明的工作流程拆解概念,我們需要在 LLM 節點之前新增一個 HTTP 請求節點和兩個程式碼節點。請查看下圖以了解更多細節。我們已在每個節點上方註釋其主要功能,方便您理解。

行業助理範例的節點和註釋

步驟 2:配置工作流程

以下是配置每個節點的詳細資訊:

  1. 1. 開始節點
  2. 無需添加任何自訂變數,只需使用系統變數 `Query` (使用者提問的問題)。
  3. 開始節點預設查詢字串

如欲了解更多變數及其使用的資訊,請點擊這裡。

  1. 2. 程式碼節點
  2. 此節點用於計算一個時間範圍,以避免 HTTP 請求節點在獲取資訊時產生大量數據。這裡我們以使用者輸入日期的前 30 天為例。
  3. 程式碼節點詳情
    • 輸入變數:此節點無需任何輸入變數。
    • Python:以下是計算 30 天範圍的程式碼範例,您可以將其複製並貼上到區塊中。
   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, timedelta
    
    def main():
        # 取得當前時間
        current_time = datetime.now()
    
        # 計算 30 天前的日期與時間
        thirty_days_ago = current_time - timedelta(days=30)
    
        # 格式化 NewsAPI 的 'from' 參數的日期與時間 (YYYY-MM-DDTHH:MM:SS)
        formatted_from_date = thirty_days_ago.strftime('%Y-%m-%dT%H:%M:%S')
    
        # 新增:報告顯示的當前日期 (YYYY-MM-DD)
        report_date = current_time.strftime('%Y-%m-%d') 
    
        # 返回一個包含欲傳遞至下一個節點之變數的字典
        return {
            "from_date": formatted_from_date,  # NewsAPI 'from' 參數的輸出變數
            "report_date": report_date         # 報告當前日期的輸出變數
        }

    如果您需要不同的時間範圍,可自由更改 `days=30` 或 `thirty_days_ago` 欄位,但請保持其一致性。

    如果您不熟悉程式設計也沒關係。點擊「AI 程式碼」,告知 AI 您的需求,AI 將自動生成符合您需求的程式碼。

    GoInsight.AI 中的 AI 程式碼功能
    Python 調試器
    • 輸出變數:

      ● `from_date`

      ● `report_date`

    全部為「字串」類型。

  1. 3. HTTP 請求節點
  2. 此節點用於從特定資料來源獲取數據,例如訂閱的 RSS 摘要或網站的 API。

    HTTP 節點詳情
  3. 您也可以直接使用系統內建工具替換此節點,例如 Google 搜尋。
  4. Google 搜索工具
  5. 這裡我們以 NewsAPI 為例,獲取最新的行業新聞。
  6. 首先,請註冊以取得 API 金鑰:https://newsapi.org/。點擊「Get API Key」後,您將在頁面上找到 API 金鑰。請複製並妥善保存,我們稍後會需要它。
  7. 獲取 NewsAPI 金鑰
  8. 返回 GoInsight.AI 的 InsightFlow 介面,並依據以下配置進行填寫。
  9. 字段 配置內容 目的
    API 方法
    GET 定義 HTTP 方法。
    API URL
    https://newsapi.org/v2/everything NewsAPI 的通用新聞搜尋 API 端點。
    標頭
    KEY: X-Api-Key
    VALUE: 您的 NewsAPI API 金鑰
    NewsAPI 認證所需的 API 金鑰。
    參數
    KEY: query
    VALUE: {{Start.query}}

    KEY: language
    VALUE: en

    KEY: sortBy
    VALUE: publishedAt

    KEY: pageSize
    VALUE: 50

    KEY: from
    VALUE:{{Code.from_date}}
    查詢參數,用於定義搜尋的關鍵字、語言、排序順序、數量和時間範圍。
    內文
    N/A GET 請求不需要內文。
    請求逾時
    60 設定請求逾時時間。
    輸出變數
    `news_api_response` 將 API 回應儲存於名為 `news_api_response` 的變數中,以供後續使用。
  1. 4. 程式碼節點
  2. 此節點用於預處理 API 回傳的原始新聞資料,例如篩選關鍵欄位並合併文本,為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摘要生成做好準備。
  3. LLM 的簡明新聞
    • 輸入變數:變數名稱設為 `news_data`,其值會填入上一個節點的輸出,即 `{{HTTP_Request.Body}}`。
    • Python:以下是一個範例:
    • import json
      
      def main(news_data):
          try:
              data = news_data
              # 如果 `news_data` 是字串,需要使用 `json.loads()` 進行解析
              if isinstance(news_data, str):
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json.loads(news_data)
      
          except json.JSONDecodeError:
              # 如果解析失敗,返回特定的錯誤訊息
              return {"processed_articles_text": "Error: Could not parse news data as JSON."}
          except TypeError:
              # 如果 `news_data` 無效 (例如 `None`),返回錯誤
              return {"processed_articles_text": "Error: news_data is not valid."}
      
          processed_articles = []
          # 檢查 `articles` 鍵是否存在,且其值是否為列表 (這是 NewsAPI 的資料結構)
          if data and 'articles' in data and isinstance(data['articles'], list):
              for article in data['articles']:
                  title = article.get('title', '')
                  description = article.get('description', '')
                  url = article.get('url', '') # 確保 URL 已被提取
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# 篩選掉標題或描述為空的文章,以確保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內容有意義
                  # 確保 URL 也存在,因為這對報告很有幫助
                  if title and description and url:
                      # 重要變更在此:在 Markdown 連結格式中包含連結
                      # 大型語言模型(LLM)通常能理解並保留這種格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combined_text = f"Title: {title}\nDescription: {description}\n[Source Link]({url})"
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cessed_articles.append(combined_text)
      
          if not processed_articles:
              return {"processed_articles_text": "No valid articles found after processing NewsAPI response."}
      
          # 將處理過的文章合併為單一字串,並以明確的分隔符號分隔。
          # 限制文章數量 (例如,前 20 篇),以防止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輸入過長。
          return {"processed_articles_text": "\n\n---\n\n".join(processed_articles[:20])}
    • 輸出變數:設定一個輸出變數:`processed_articles_text`,其類型為「字串」。
  1. 5. LLM 節點
  2. 此節點負責根據系統角色與指令,生成帶有摘要和連結的洞察報告。
  3. LLM 節點
    • 模型:這裡我們選擇 Azure GPT-4o mini。
    • 系統:這是「角色設定」,即對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提示指令,亦稱為提示(Prompt)。這是工作流程能否按預期運作的關鍵。為了讓大型語言模型(LLM)更好地理解,請盡量結構化內容。以下是一個範例:
    • ### 行業趨勢洞察報告 - `{{Code.report_date}}`
      分析關鍵字:`{{Start.Query}}`
      
      ---
      
      報告生成指令:
      
      您是一位專業的行業分析師。您的任務是根據提供的新聞文章,生成一份綜合的「行業趨勢洞察報告」。請嚴格遵循以下結構和指南:
      
      輸出結構:
      
      #### 1. 關鍵趨勢摘要
      - 趨勢名稱:[識別簡潔的趨勢名稱]
        - 核心內容:[根據文章總結趨勢的主要內容。請確保內容直接且資訊豐富。]
        - 關鍵事件/新聞:[提及支持此趨勢的特定事件或新聞項目。對於每個事件/新聞項目,如果在提供的文章中包含可用的來源連結 (例如:「[Source Link](URL)」),請在相關細節後,直接將此 Markdown 連結整合到報告中。]
        - 潛在影響:[分析與此趨勢相關的潛在影響或未來發展。]
      
      #### 2. 主要公司/產品發展
      - [識別新聞文章中提到的特定公司或產品,突顯重要發展。對於每個公司/產品發展,如果包含可用的來源連結,請務必將此 Markdown 連結納入報告。]
      
      #### 3. 潛在風險與機會
      - 風險:[根據文章,識別與整體行業或趨勢相關的潛在風險。]
      - 機會:[識別由趨勢或發展所帶來的潛在機會。]
      
      重要指南:
      
      * 資料來源:所有資訊、分析和摘要必須嚴格來源於以下提供的「新聞文章列表」。
      * 來源連結整合:當提取「關鍵事件/新聞」或「主要公司/產品發展」時,如果原文包含 `[Source Link](URL)` 格式的文本,您必須在報告中相關資訊後包含此 Markdown 連結。 請勿修改連結格式或內容。如果單一觀點有多個來源支持,請選擇最相關的,或在適當且簡潔的情況下包含數個。
      * 簡潔與專業:語言風格應專業、客觀,報告內容務必簡潔明瞭。
      * 英文報告:所有內容皆應以英文輸出。
      * 禁止杜撰:請勿虛構或編造任何在提供文章中不存在的資訊。
      * 資料充分性:如果提供的新聞文章不足以形成詳細分析,或無法識別任何重要趨勢,請在報告末尾清楚說明。否則,請提供關於資料充分性的結論性評論。
      
      ---
      
      【新聞文章列表】
      `{{Code.processed_articles_text}}`

      提示:您也可以點擊「AI 寫作」,讓 AI 自動撰寫或最佳化提示詞。  

    • 使用者:向模型提供指令、查詢或任何基於文本的輸入。以下是一個範例:
    • 以下是與行業關鍵字「`{{Start.Query}}`」相關的最新新聞文章列表。請根據提供的角色指令進行分析和總結:
      【新聞文章列表】
      `{{Code(1).processed_articles_text}}`
  1. 6. 回答節點
    • 回覆:設定為上一步 LLM 節點的輸出變數文本

    回答節點和 LLM 文本

步驟 3:偵錯與預覽

完成所有配置後,點擊右上方的「儲存」,然後點擊「偵錯與預覽」。您可以在右側的效果預覽區域測試您的工作流程是否符合預期。

調試和預覽

步驟 4:發布

在您調試工作流程並確保其符合要求後,即可發布工作流程。

  1. 在工作流程畫布上,點擊「儲存並發布」以發布工作流程。
  2. 在「儲存並發布」功能下,您可以對工作流程進行更多操作:查看先前發布的版本、將工作流程分享為機器人,並設定安全性。
  3. 保存並發布 InsightFlow

    有關詳細的發布流程,請參閱:

    ● 發布對話式工作流程

    ● 發布服務式工作流程

  4. 複製並開啟您分享的連結,即可開始使用此 AI 助理。

share workflow as a chatbot

恭喜!在短短幾分鐘內,您已成功建立一個可日常使用的 AI 助理。您也可以深入了解並建立一個更強大的 AI 代理!

更新於: 2025-09-26
這個頁面有用嗎?
上一篇 歡迎使用 GoInsight.AI
下一篇 關鍵概念
討論

發佈評論 取消回覆

你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位置已標出*

產品相關的問題?聯繫我們的支援團隊以獲取快速解決方案>
本頁內容
  • 快速概覽
  • 建立第一個 AI 代理
    • 1. 創建
    • 2. 配置
    • 3. 偵錯
    • 4. 發佈
加載中...
查無結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