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義
此節點用於在「代理策略」中調用特定工具,通常與大模型節點協同運作。大模型節點負責判斷是否調用工具,「工具呼叫」節點則負責執行。
配置

「工具名稱」和「輸入變數」
這兩者皆為必填參數。請注意,「工具名稱」是指系統內工具的唯一識別碼,而非其「顯示名稱」。自定義的「工具名稱」在工具發布時設定,必須以字母開頭,並支援字母、數字和底線。
「輸入變數」的資料格式如下:
{ "param1": "value1", "param2": "value2" }
您可以依循上述格式填寫文字,或插入變數,但變數插入仍須符合指定的資料格式。
配置範例
假設您希望透過「工具呼叫」節點調用名為「Testing tools」的工具,如下圖所示:

「工具名稱」應填寫為:Testing_tools(而非其顯示名稱「Testing tools」)。
「輸入變數」範例如下:
{ "number1": 1, "number2": 2 }
確保「param」的資料格式等價於「變數名稱」,並且「value」的格式符合相應的「類型」。
輸出變數
輸出變數的結果為物件資料格式,且無法修改。
錯誤處理
當「工具呼叫」節點報告錯誤時,系統將觸發並提供三種處理選項:

- 無:若發生任何異常,節點將報告錯誤並停止執行。
- 預設值:選擇此選項時,您需在發生錯誤時指定預設的輸出結果,該結果必須為物件資料格式。
- 錯誤分支:透過連接錯誤處理分支,您可以自訂節點錯誤發生時的應對策略,例如發送警報、執行備份任務或記錄日誌。
使用範例
在典型的「代理策略」工作流程編排中,「工具呼叫」節點常與「大模型」節點、「JSON 變數提取」節點和「條件跳轉」節點結合使用。為實現代理的多輪迭代需求,上述編排通常會封閉於「迭代」中,迭代次數則由插入至初始節點的$MaxIterations參數指定。以下圖例展示了此迭代的範例:

以下是對迭代中所示各節點的詳細說明:
1. 大模型節點
提示詞應明確工具被調用時的輸出格式,以及未調用工具時的輸出格式。建議在這兩種情況下皆採用 JSON 格式進行結構化資料輸出。例如:
Tool use is formatted using JSON format. Here's the structure: { "Tool": "the_toole_name", "Input": { "param1": "value1", "param2": "value2", } }
2. JSON 變數提取節點
此節點將前一個大模型節點的結構化資料輸出提取為變數,供後續節點使用。例如,您可以提取工具、工作流程 ID 和輸入,所有這些都以String格式呈現。
3. 條件跳轉節點
在此節點中,由 JSON 變數提取器提取的變數「Tool」作為條件分支的判斷依據。它會評估「Tool」是否等於「the_tool_name」,以決定是否調用工具。
4. 工具呼叫節點
在前面的條件跳轉節點確定需要調用工具後,工具呼叫節點將填入由 JSON 變數提取器提取的工具名稱和輸入變數,如下圖所示。

發佈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