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义:
HTTP请求节点是一个功能组件,旨在与外部服务器或API进行通信。它通过发送标准HTTP请求,实现外部数据和性能数据的交换与处理,适用于获取外部数据、创建webhooks、生成图像和下载文件等场景。

快速入门/如何使用:
节点配置详情:在GoInsight.AI中,通过右键选择“添加节点”,即可将HTTP请求节点添加到工作流中。

1. 配置HTTP请求的API参数
API:HTTP节点的API模块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接口用于API调用。用户只需输入目标API地址,并可从六种标准HTTP方法中选择合适的请求方法:

GET:用于请求服务器发送特定资源。
POST:用于向服务器提交数据,通常用于提交表单或上传文件。
HEAD:类似于GET请求,但服务器不返回请求资源的主体,仅返回响应头。
PATCH:用于对资源进行部分修改。
PUT:用于向服务器上传资源,通常用于更新现有资源或创建新资源。
DELETE:用于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资源。
例如,要访问AirDroid官网,请求方法通常是GET:https://www.airdroid.com。

HTTP节点允许您在URL输入框中通过输入/或{来插入变量。变量来源可以是上游节点的输出、用户输入或系统变量。
例如,使用系统变量Query(在基于会话的工作流中),输入/或{,然后选择Query,将用户输入的问题作为此请求节点的目标地址。


1)“运行此步骤”是一个节点调试功能,允许开发者独立执行和验证工作流中的特定节点。通过点击界面右上角的“运行此步骤”按钮,只会执行当前选择的节点,从而精确地定位问题。

2)“跟随此节点”同样是一个节点调试功能。当您启用此功能时,系统会自动将此节点中使用的所有变量标记为监视变量,并在调试面板中实时显示其汇总信息,帮助您快速掌握工作流的状态。

2. 配置HTTP请求头和参数

1)请求头是附加到请求或响应上的元数据。它们提供请求的附加信息,类似于信封上的邮票和地址,为信件提供额外的详细信息。
功能:包含请求的补充信息,如请求类型、发送者信息、数据格式等。
- Content-Type:指定发送数据的格式(例如,application/json,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等)。
- Authorization:包含API的身份验证信息,如令牌。
- 还可以使用其他自定义请求头。
2)参数是附加到URL上的键值对,用于传递额外的查询信息。这就像在餐厅告诉服务员您需要加盐或选择不同的配菜。
功能:用于过滤或指定请求的某些条件。
如果存在多组请求头/参数,可以点击右上角的“+”添加,点击右下角的“删除”移除。
3. 配置HTTP请求的请求体内容

请求体是请求中传输的实际数据内容。它就像信件的正文,包含您希望传达的主要信息。
功能:包含需发送至服务器的数据,例如表单信息、文件内容等。
请求体格式:HTTP节点提供灵活的请求体格式配置,支持五种常见的数据格式以适应不同接口要求:
1. 无:表示发送请求时,不附加任何数据。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况中:
- GET请求:GET请求通常用于从服务器检索数据而不是发送数据,因此通常不需要请求体。在这种情况下,请求体设置为‘无’是正常的。
- DELETE请求:类似于GET请求,DELETE请求通常用于删除资源,通常不需要请求体。
- 不需要数据:某些API,如简单的触发操作或状态查询,设计时不需要请求体。
- 默认设置:如果请求类型支持请求体(如POST或PUT),但在特定情况下不需要任何数据,请求体也可以设置为‘无’。
2. form-data:一种用于发送表单数据的格式,通常用于文件上传。
- 用法:主要用于需要文件上传的场景,因为它可以处理二进制和文本数据。
- 实现:使用multipart/form-data作为Content-Type,每个字段都拥有自己的内容描述和边界。
- 示例:在HTML表单中选择文件上传时使用。
3. x-www-form-urlencoded:一种将表单数据编码为键值对的格式,以URL编码格式发送数据。
- 用法:适合发送简单表单数据,通常用于POST请求。
- 实现:数据以key1=value1&key2=value2的格式发送到请求体中,特殊字符被编码。
- 示例:提交HTML表单时默认使用此格式。
4. 原始文本:指发送不带特定编码格式的纯文本数据。
- 用法:适合需要发送纯文本数据的场景。
- 实现:Content-Type可指定为`text/plain`,直接发送未编码的文本。
- 示例:发送简单的文本消息或日志数据。
5. JSON:用于发送结构化的JSON数据。
- 用法:广泛用于RESTful API,因为JSON易于读取和解析。
- 实现:使用application/json作为Content-Type,数据以JSON格式进行发送。
- 示例:发送复杂对象或数组数据,如{"name": "John", "age": 30}。
4. HTTP请求超时设置

超时设置是一个控制请求等待响应的最大时长的阈值参数。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超时时长(单位:秒),默认值为30秒。
功能:有助于防止工作流卡顿或延迟,并强制终止那些无限期等待响应的请求。
常见HTTP响应状态码
在HTTP请求过程中,服务器返回不同的状态码以指示请求成功、失败或需要进一步操作。以下是常见HTTP状态码的分类及其处理方法,可据此进行处理:
响应状态码 | 内容 |
---|---|
1xx: 信息响应 |
|
2xx: 成功响应 |
|
3xx: 重定向响应 |
|
4xx: 客户端错误响应 |
|
5xx: 服务器错误响应 |
|
典型使用案例:
HTTP请求节点作为桥梁,促进您的系统与外部服务或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。想象一下您的工作流需要从外部来源获取信息或发送信息,此时,HTTP请求节点便可发挥作用。
- 调用第三方API以收集数据:例如,通过链接检索YouTube视频的标题、订阅者数量和观看次数。
- 与企业内部系统集成:例如,使用企业系统API接口定期发送收集到的信息。
实际案例场景:

客户支持系统中的自动工单分类工作流的设计步骤:
- 1. 开始节点:
- 负责收集客户提交的信息,包括账户详情、问题描述、优先级和问题类型。
- 2. HTTP请求节点(创建工单):
- 请求方法:POST;
- URL:工单创建的API端点。
- 请求体:包含客户信息、问题详情、优先级和问题类型。
- 输出:获取已创建的工单ID。
- 3. 自然语言分类器(问题分类):
- 对用户查询进行分类,如技术问题和账单问题。
- 4. HTTP请求节点(分类到技术支持部门):
- 请求方法:POST;
- URL:技术支持团队内部系统的API端点。
- 请求体:包含工单ID和问题详情。
- 5. HTTP请求节点(分类到账单支持部门):
- 请求方法:POST;
- URL:账单支持团队内部系统的API端点。
- 请求体:包含工单ID和问题详情。
- 6. 结束节点:
- 工作流结束。
通过此工作流,客户填写所需信息后,即可自动创建并分类工单。
注意事项
- 法律风险:遵守Robots协议以避免进行非法网络抓取。
- 请求频率限制:第三方API通常有QPS(每秒查询次数)限制,以确保所有用户公平访问。
- 成本控制:部分API会根据调用次数收费;请留意其定价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