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No Results
  • 开始使用
    • 欢迎使用GoInsight.AI
    • 快速入门
  • 知识百科
    • 关键概念
    • 知识库
    • LLM 选择指南
    • 数据安全
  • 轻聊机器人
    • 构建轻聊机器人
  • Insight Chat
    • 认识&了解如何使用Insight Chat
  • InsightFlow
    • InsightFlow介绍
    • InsightFlow类型
    • 服务与工具
      • 工具
      • 服务
      • 代理策略
    • 节点
      • 开始节点
      • 回复输出节点
      • 大模型节点
      • 知识库检索节点
      • 文档读取节点
      • 文档写入节点
      • HTTP 请求节点
      • 知识聚焦大模型节点
      • 代理节点
      • 进度更新节点
      • 工具调用节点
      • 条件跳转节点
      • 自然语义分类器节点
      • 分支聚合器节点
      • 多分支选择节点
      • 循环节点
      • 自动继续节点
      • 文本模板节点
      • 代码执行
      • JSON 变量提取器节点
      • 自然语义变量提取器节点
      • 变量赋值节点
      • 结束节点
      • 节点错误处理策略
    • 发布
      • 发布对话式工作流
      • 发布服务式工作流
      • 创建您的第一个工作流
    • 团队管理
      • 访问控制
      • 使用详情
首页 > 使用文档 > InsightFlow > 节点

HTTP 请求节点

定义:

HTTP请求节点是一个功能组件,旨在与外部服务器或API进行通信。它通过发送标准HTTP请求,实现外部数据和性能数据的交换与处理,适用于获取外部数据、创建webhooks、生成图像和下载文件等场景。

http request node

快速入门/如何使用:

节点配置详情:在GoInsight.AI中,通过右键选择“添加节点”,即可将HTTP请求节点添加到工作流中。

add http node

1. 配置HTTP请求的API参数

API:HTTP节点的API模块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接口用于API调用。用户只需输入目标API地址,并可从六种标准HTTP方法中选择合适的请求方法:

http api

GET:用于请求服务器发送特定资源。

POST:用于向服务器提交数据,通常用于提交表单或上传文件。

HEAD:类似于GET请求,但服务器不返回请求资源的主体,仅返回响应头。

PATCH:用于对资源进行部分修改。

PUT:用于向服务器上传资源,通常用于更新现有资源或创建新资源。

DELETE:用于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资源。

例如,要访问AirDroid官网,请求方法通常是GET:https://www.airdroid.com。

http enter url

HTTP节点允许您在URL输入框中通过输入/或{来插入变量。变量来源可以是上游节点的输出、用户输入或系统变量。

例如,使用系统变量Query(在基于会话的工作流中),输入/或{,然后选择Query,将用户输入的问题作为此请求节点的目标地址。

http enter variable
http enter variable

1)“运行此步骤”是一个节点调试功能,允许开发者独立执行和验证工作流中的特定节点。通过点击界面右上角的“运行此步骤”按钮,只会执行当前选择的节点,从而精确地定位问题。

run this step

2)“跟随此节点”同样是一个节点调试功能。当您启用此功能时,系统会自动将此节点中使用的所有变量标记为监视变量,并在调试面板中实时显示其汇总信息,帮助您快速掌握工作流的状态。

follow this node

2. 配置HTTP请求头和参数

headers params

1)请求头是附加到请求或响应上的元数据。它们提供请求的附加信息,类似于信封上的邮票和地址,为信件提供额外的详细信息。

功能:包含请求的补充信息,如请求类型、发送者信息、数据格式等。

  • Content-Type:指定发送数据的格式(例如,application/json,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等)。
  • Authorization:包含API的身份验证信息,如令牌。
  • 还可以使用其他自定义请求头。

2)参数是附加到URL上的键值对,用于传递额外的查询信息。这就像在餐厅告诉服务员您需要加盐或选择不同的配菜。

功能:用于过滤或指定请求的某些条件。

如果存在多组请求头/参数,可以点击右上角的“+”添加,点击右下角的“删除”移除。

大多数请求头和参数由API提供,如果需要,您也可以通过输入
/
或
{
来插入变量。

3. 配置HTTP请求的请求体内容

http body

请求体是请求中传输的实际数据内容。它就像信件的正文,包含您希望传达的主要信息。

功能:包含需发送至服务器的数据,例如表单信息、文件内容等。

请求体格式:HTTP节点提供灵活的请求体格式配置,支持五种常见的数据格式以适应不同接口要求:

1. 无:表示发送请求时,不附加任何数据。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况中:

  • GET请求:GET请求通常用于从服务器检索数据而不是发送数据,因此通常不需要请求体。在这种情况下,请求体设置为‘无’是正常的。
  • DELETE请求:类似于GET请求,DELETE请求通常用于删除资源,通常不需要请求体。
  • 不需要数据:某些API,如简单的触发操作或状态查询,设计时不需要请求体。
  • 默认设置:如果请求类型支持请求体(如POST或PUT),但在特定情况下不需要任何数据,请求体也可以设置为‘无’。

2. form-data:一种用于发送表单数据的格式,通常用于文件上传。

  • 用法:主要用于需要文件上传的场景,因为它可以处理二进制和文本数据。
  • 实现:使用
    multipart/form-data
    作为
    Content-Type
    ,每个字段都拥有自己的内容描述和边界。
  • 示例:在HTML表单中选择文件上传时使用。

3. x-www-form-urlencoded:一种将表单数据编码为键值对的格式,以URL编码格式发送数据。

  • 用法:适合发送简单表单数据,通常用于POST请求。
  • 实现:数据以
    key1=value1&key2=value2
    的格式发送到请求体中,特殊字符被编码。
  • 示例:提交HTML表单时默认使用此格式。

4. 原始文本:指发送不带特定编码格式的纯文本数据。

  • 用法:适合需要发送纯文本数据的场景。
  • 实现:
    Content-Type
    可指定为
    `text/plain`
    ,直接发送未编码的文本。
  • 示例:发送简单的文本消息或日志数据。

5. JSON:用于发送结构化的JSON数据。

  • 用法:广泛用于
    RESTful API
    ,因为JSON易于读取和解析。
  • 实现:使用
    application/json
    作为
    Content-Type
    ,数据以JSON格式进行发送。
  • 示例:发送复杂对象或数组数据,如{"name": "John", "age": 30}。

4. HTTP请求超时设置

time out setting

超时设置是一个控制请求等待响应的最大时长的阈值参数。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超时时长(单位:秒),默认值为30秒。

功能:有助于防止工作流卡顿或延迟,并强制终止那些无限期等待响应的请求。

常见HTTP响应状态码

在HTTP请求过程中,服务器返回不同的状态码以指示请求成功、失败或需要进一步操作。以下是常见HTTP状态码的分类及其处理方法,可据此进行处理:

响应状态码内容
1xx: 信息响应
    100 继续:客户端应继续其请求。
    101 切换协议: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切换协议。
2xx: 成功响应
    200 成功:请求成功;通常用于GET和POST请求。
    201 已创建:请求成功并已创建资源;通常用于POST请求。
    204 无内容:请求成功,但没有内容返回;通常用于DELETE请求。
3xx: 重定向响应
    301 永久移动:请求的资源已永久移动到新位置。
    302 已找到:请求的资源临时移动到新位置。
    304 未修改:资源未修改,可以使用缓存版本。
4xx: 客户端错误响应
    400 错误请求:请求无效,服务器无法理解。
    401 未授权:请求需要用户身份验证。
    403 禁止:即使身份验证成功,服务器也拒绝请求。
    404 未找到:请求的资源不存在。
    405 方法不允许:不允许请求方法。
5xx: 服务器错误响应
    500 内部服务器错误:服务器遇到意外情况,无法完成请求。
    501 未实施:服务器不支持完成请求所需的功能。
    502 错误网关:服务器在作为网关或代理时从上游服务器收到无效响应。
    503 服务不可用:服务器暂时不可用,通常由于过载或维护。
    504 网关超时:服务器在作为网关或代理时未能及时从上游服务器收到响应。

典型使用案例:

HTTP请求节点作为桥梁,促进您的系统与外部服务或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。想象一下您的工作流需要从外部来源获取信息或发送信息,此时,HTTP请求节点便可发挥作用。

  • 调用第三方API以收集数据:例如,通过链接检索YouTube视频的标题、订阅者数量和观看次数。
  • 与企业内部系统集成:例如,使用企业系统API接口定期发送收集到的信息。

实际案例场景:

http workflow 2

客户支持系统中的自动工单分类工作流的设计步骤:

  • 1. 开始节点:
    • 负责收集客户提交的信息,包括账户详情、问题描述、优先级和问题类型。
  • 2. HTTP请求节点(创建工单):
    • 请求方法:POST;
    • URL:工单创建的API端点。
    • 请求体:包含客户信息、问题详情、优先级和问题类型。
    • 输出:获取已创建的工单ID。
  • 3. 自然语言分类器(问题分类):
    • 对用户查询进行分类,如技术问题和账单问题。
  • 4. HTTP请求节点(分类到技术支持部门):
    • 请求方法:POST;
    • URL:技术支持团队内部系统的API端点。
    • 请求体:包含工单ID和问题详情。
  • 5. HTTP请求节点(分类到账单支持部门):
    • 请求方法:POST;
    • URL:账单支持团队内部系统的API端点。
    • 请求体:包含工单ID和问题详情。
  • 6. 结束节点:
    • 工作流结束。

通过此工作流,客户填写所需信息后,即可自动创建并分类工单。

注意事项

  • 法律风险:遵守Robots协议以避免进行非法网络抓取。
  • 请求频率限制:第三方API通常有QPS(每秒查询次数)限制,以确保所有用户公平访问。
  • 成本控制:部分API会根据调用次数收费;请留意其定价策略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 我该如何处理超时问题?
调整超时设置参数,默认值为30秒,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。
Q2: 我该如何找到合适的API?
许多网站提供各种API接口,例如rapidapi.com。
更新于: Aug 26, 2025
上一篇 文档写入节点
下一篇 知识聚焦大模型节点
本文内容
  • 定义
  • 快速开始/使用方法:
    • API
    • 请求头和参数
    • 请求体
    • 超时设置
  • 常见HTTP响应状态码
  • 典型使用案例
  • 实际案例场景
  • 注意事项
  • 常见问题解答
加载中…
No Results